学校:燕山大学
专业: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
理学->化学
年级:2020
招生人数:5
招生状态:正在招生中
补充内容
一、课题组简介
1、功能核酸课题组
学术带头人栗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燕山大学,教授,博士学位,燕山大学环化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师。现为北京市核酸适配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秦皇岛市肿瘤防治联合会委员、秦皇岛市肺癌与微创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肿瘤早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工作。
(1)研究方向
肿瘤早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适配体法)--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诊断主要依靠肿瘤细胞表面特异表达的标志物,确定标志物需要有和它具有特异结合活性的探针。用SELEX技术筛选出来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能够识别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实现肿瘤细胞的早期检测。目前肿瘤标志物种类少,特异性和灵敏度不够,无法确切地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寻找可直接示踪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标志物,并能实现对这些标志物高灵敏度的检测,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课题组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等高校的一些课题组合作并经常进行学术交流,相关学术成果见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网站。
(2)联系方式
邮箱:likun@ysu.edu.cn(栗坤);1797899702@qq.com(郭圆斌,研究生)
联系电话:15603347776(栗坤);15735646869(郭圆斌,研究生);
QQ:1797899702(郭圆斌,研究生)
2、抗肿瘤药物研发课题组
李健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于2013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美国堪萨斯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项目合作。
(1)研究方向
抗肿瘤药物靶向载运体系的构建:基于脂质体、聚多巴胺等为基础材料包装天然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物、小分子药物及光动剂、光敏剂,利用核酸适配体表面修饰增加载运体系的主动靶向性;通过对粒径大小、电性的控制增加载药体系的肿瘤被动靶向性,通过温度敏感性材料和pH值的改变进行药物控制释放,将光动、光热、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进行综合,探求新型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改善治疗效果。
课题组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苏州纳米所、北京化工大学等课题组有长期合作交流,相关学术成果见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网站。
(2)联系方式
邮箱:treelife7@163.com(李健);18712703525@163.com(李甄,研究生)
联系电话:13730331550(李健);18712703525(李甄,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